中国建材是怎样成为减碳标兵的?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1-09-02
- 浏览量:655
“十三五”期间,中国建材集团建成4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5家国家级绿色矿山、27家“光伏+”能源工厂、67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减量置换和自主淘汰累计压减产能1520万吨;通过发展余热发电,累计减少外购电力超过510亿千瓦时;年固体废弃物消纳能力达1.5亿吨。
今年8月23日-29日是全国第31个节能低碳周,8月25日是第9个“全国低碳日”,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作为材料研发者、制造商和服务商,始终秉持“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坚守“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企业使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战略,勇作节能环保和“双碳”行动的先行者,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建材力量。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节能减碳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中国建材集团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引领行业绿色健康发展;大力推行绿色制造,将“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贯穿到原材料选用、生产制造和产品应用全过程;积极善用工艺优势,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固废和医疗废弃物;不仅生产风电叶片、新能源玻璃、低碳水泥等绿色环保产品,还提供新型房屋、检验认证等工程技术服务,助力社会低碳转型和建造绿色宜居环境。
中国建材集团泰安中联智能水泥“梦工厂”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中国建材集团建成4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5家国家级绿色矿山、27家“光伏+”能源工厂、67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减量置换和自主淘汰累计压减产能1520万吨;通过发展余热发电,累计减少外购电力超过510亿千瓦时;年固体废弃物消纳能力达1.5亿吨。
5年间,中国建材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5%、35%、58%,降幅均超过国家“十三五”规划减排目标。
三大业务板块齐发力
共创绿色美好新未来
中国建材集团一直坚持“+”思维,让“绿色”“智慧”基因充分融入建材制造业。
在基础建材领域,以守护绿色家园、守护城市生态、守护绿水青山、守护居民健康为使命,自主研发、完全掌握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积极发展固废危废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和余热发电核心技术与装备,能耗指标、环保指标和智能化管理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水泥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水泥也是典型的能源资源承载型产品,由于生产过程原材料分解的特性等因素,使其“天然地”成为碳排大户。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泥碳排12.3亿吨,占建材行业碳排总量的84.3%、占全国碳排总量的比例约为13.5%。正因为庞大的碳排占比,水泥行业能否提前实现碳达峰,对于建材行业能否如期实现碳达峰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整个碳减排进度。
据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介绍,“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受益于错峰生产政策,减排二氧化碳15.3亿吨、二氧化硫5.34万吨、氮氧化物196万吨,节煤上亿吨,为环境治理做出重大贡献,同时缓解了产能过剩压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世界单体规模最大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
在新材料领域,中国建材集团自主研发全氧燃烧浮法玻璃技术与装备,成功下线我国第一块铜铟镓硒发电玻璃和碲化镉发电玻璃,光电转换率创世界纪录。2021年3月1日,建设的世界单体规模最大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运营一周年,交出靓丽环保成绩单:累计发电超1100万千瓦时,节约燃煤约4700吨,减少碳排约1.06万吨。自主研发了100多个型号的叶片,年产能达15GW;建成B75一体成型海上风电叶片生产基地,相比传统工艺,该叶片重量同比减轻10%,质量可靠性高、运维成本低、作业现场环境更加友好。自主研发利用工业副产品脱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原创研发全球领先的“近零排放”技术,生产过程实现大幅度节能减排,年可消纳3300万吨工业副产石膏,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1240万吨、二氧化碳600万吨。中国建材集团还研发生产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电池隔膜、用于除尘过滤的高性能陶瓷膜、用于空气过滤的玻纤空气过滤膜、用于水处理的高端反渗透膜等一大批新材料,助力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在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中国建材集团发挥26家国家级科研院所、3.8万名科研人员优势,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重大科技攻关,推动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等技术研发应用,以技术突破带动企业转型、产业变革。目前,中国建材集团正联合打造首个国家原材料行业双碳公共服务平台,部署建设国际一流建材行业双碳实验室,打造建材建工行业双碳创新联合体,持续为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添砖蓄力。
中建材绿色新篇章
作为建材行业的唯一央企、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深深融于价值观、深深融于生产运营管理全过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之路,为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助力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主要做法可以用五个关键词概括:
(一)战略引领
中国建材集团开展“善用资源日”开放活动
中国建材集团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反映了中国建材集团追求工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初心,指的是合理开发和节用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美丽中国建设倾力贡献。去年中国建材集团设定“善用资源日”,全球28个城市的37家企业同时对外开放,让社会各界零距离了解了中国建材工业、水泥工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我国新发展阶段特征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行业新理念新目标,中国建材集团进一步提出“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企业使命。作为材料研发者、制造商和服务商,中国建材集团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定践行责任,围绕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提供更高质量产品和更高品质服务,推动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二)整合优化
中国建材集团是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多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以整合优化的方式开展了大规模联合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建材集团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倡导并践行“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价本利”“自律减排”等理念,与行业里的兄弟企业加强合作,坚定不移推动淘汰落后、技术革新、节能环保、错峰生产等工作,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向高附加值、高质高端迈进,有力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共生共赢,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三)绿色制造
中国建材集团秉持“绿色制造三原则”,在原燃材料选用、生产制造过程及产品应用中突出绿色环保,追求全过程的能源节约和治污减碳。原燃材料选用环节,倡导循环经济,持续加大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提高矿渣、钢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替代天然矿产原材料比重,年固体废弃物消纳量1.2亿吨。大力发展水泥窑余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2375兆瓦,年发电量10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12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万吨。生产制造环节,着力推进污染物达标和减量排放,“十三五”以来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氮氧化物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5%、35%、57%,降幅远超过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减排目标。推动生态化增值服务,建成协同处置生产线25条,年处置能力252万吨。产品应用环节,推进高性能、高标号水泥和混凝土的消费,积极助力国家清洁能源开发。低热水泥首次全坝用于乌东德、白鹤滩等国家重大工程,核电水泥广泛用于岭澳、大亚湾、阳江等多个核电工程。
(四)创新驱动
中国建材集团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创新方面,加大在生态环保和污染治理领域的科技投入,近三年投资总额85亿元,形成一批绿色科技重大成果。预烧成窑炉技术、高能效熟料煅烧烧成关键技术装备、快硬硫酸盐水泥等成果被列入国家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国家重点新产品。管理创新方面,通过窑炉系统优化、电机能效提升、粉磨系统优化、智能制造等方式,不断提高能效水平。如去年疫情期间,中国建材集团对法国MK3项目成功实施“隔空建造”,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实现了80%以上的替代燃料率,成为绿色低碳国际合作的典范。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大力发展“水泥+”模式,从全产业链优化的角度实施减碳。打造“我找车”物流平台,入驻车辆已超过40万辆,不仅提高了资源匹配效率,降低单位物流成本2-5元/吨,还极大降低了货运过程中的碳排和能源损耗。“我找车”是一个面向全国客户的共享平台,中国建材集团欢迎水泥兄弟企业加入并郑重承诺:节约的成本全部让利于兄弟企业,共同节约能源、提高效益。
(五)固碳储能
中国建材集团利用综合业务优势,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为碳中和、碳交易打下了良好基础。工厂绿化和矿山复绿方面,建成4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5家国家级绿色矿山,打造了一批“花园中的工厂、森林中的工厂、草原上的工厂”。助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碳纤维、玻璃纤维、风电叶片、铜铟镓硒和碲化镉发电玻璃、锂电池隔膜、加能源5.0新型房屋等新材料业务加快发展。例如,中国建材集团依托发电玻璃技术优势,建设了单体规模10MW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年累计发电超1100万千瓦时,节约燃煤约4700吨,减少碳排约1.0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