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相关行业 > 原燃料 > 新机制下成品油价调整预测-油价涨跌难料

新机制下成品油价调整预测-油价涨跌难料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3-04-03
  • 浏览量:531
【字体:
从3月27日发改委公布成品油价新调整机制之后,4月10日将迎来首个新机制下的调价窗口期。届时国内油价如何波动?众多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新机制下加大了提前判断国内油价涨跌的难度,业界再也不能精确预测10个工作日后的油价涨跌,调价方向提出的“提高机制运行的透明度”尚有距离。

  

目前,大部分油品中间贸易商和加油站不再贸然囤油操作,而是低库存观望,按需订货,以避免库存过高。据悉,3月份中石油、中石化库存高企,而且多数地区销售任务完成尚未过半。

 

  油价涨跌难料

  

新机制的最大变化就是调价周期缩短为10个工作日,同时取消±4%的幅度限制。而这也意味着4月10日油价将再次面临调整的局面。由于修订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尚未公布挂靠油种及变化率测算方法,市场监测机构再也无法预测油价涨跌的精确时间点。

  

国际原油价格自3月27日后小幅上涨,28日继续走高,纽约市场收于每桶97.23美元。3月29日主要原油品种变化幅度显示,除布伦特DTD下跌-0.12%外,迪拜、辛塔、阿曼变化幅度都为上涨,涨幅分别为1.06%、0.21%,四地综合变化幅度为1.05%。

  

分析师张斌说,假如近一周内原油价格保持上涨走势,国内成品油将面临刚降又涨的局面;一周内若继续弱势下行,将面临再次下行的可能。“市场需要一个磨合期,但原油的不确定性,将使得下一轮油价调整涨跌难料。”张斌补充说。

  

分析师陈晴认为,此次机制调整,将原油的挂靠油种做了调整,但是却没有公开。与之前的调价方向中提到的“提高机制运行的透明度”尚有距离。

  

业内人士认为,新的定价机制出台后,政府在成品油定价中的角色仍旧是主导和监管两者合一的。而成品油完全市场化后,应该由企业自行调整价格,政府只扮演监管角色。

  

不少加油站都表示持有观望的心态,暂时会按需进货,不敢贸然囤货,市场对后市价格的走势可能会产生分歧,不再像之前那样对调价幅度明朗化。一些地方炼厂人士也坦言,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可能简化流通环节的投机行为和库存动力,造成地方炼厂一定的出货压力。

  

对地方炼油商而言,从原料进口到产品出厂,周期长风险大,以往是通过预判国家调价动作和国内供需来调节生产以获利。在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分散波动的作用下,地方炼厂依靠行情和灵活生产的优势可能降低,同时对风险控制能力的要求也要非常强。【中国镁质材料网 采编:CL】

相关文章